香港游泳比賽 - 中國香港游泳總會:D1/D2/D3賽事全攻略、分級規則、晉級機制與競賽體系深度解析

上一篇香港游完比賽文章,分享了香港游泳比賽 - 幼童及青少年長短池全攻略2025,今天終於來到兒童游泳比賽的重中之重了,就是本地唯一有公信力的游泳比賽 - 中國香港游泳總會的比賽。

今天與大家由淺入深,講解香港游泳比賽 - 中國香港游泳總會:D1/D2/D3賽事全攻略、分級規則、晉級機制與競賽體系深度解析。

2025 SEEDINO 全新企劃 - 香港幼童游泳啟蒙搖籃

準備好了嗎,我們開始吧!

泳總簡介

中國香港游泳總會(HKGSA)成立於1950年,原名「香港業餘游泳總會」,見證香港游泳運動從殖民時期到特區時代的發展歷程。2018年正式更名後,其職能擴展至統籌五大水上項目:游泳、跳水、水球、韻律泳及公開水域游泳,現為國際泳聯(FINA)及亞洲泳聯(AASF)認證成員,負責制定本地競賽標準與選拔香港代表隊。

相信很多游泳家長一定聽過,泳界常說的D1、D2、D3,其實是甚麼? 

D1、D2、D3,可以指泳總內以個人/泳會為單位,用不同分齡組別及不同達標時間進行的分組賽,也可以指中學學界聯會以學校為單位,用團體總成績去區分學校泳隊的分組賽。

而有關泳總錦標賽(Champ),會於下一篇再與大家分享。

今天來講講前者

泳總的D1、D2、D3分別有長池及短池賽,長池賽在每年的4月至10月舉行;短池賽則會在11月至翌年3月舉行。 

每個Division會分三部分去進行各個泳式各個距離的賽事,而其中D3的長池賽為了分流參賽者,更會分開兩場舉行。

分齡組別

D2 & D3:8歲或以下,9-10歲,11-12歲,13-14歲,15-17歲。

D1:10歲或以下,11-12歲,13-14歲,15-17歲,18歲或以上。

廷伸閱讀:何詩蓓 Siobhan 最全面數據分享:2007年至2024年個人時間全記錄

項目

D3 長池每場最多可選三個項目,短池兩個項目:

項目/分齡

8歲或以下

9-10

11-12

13-14

15-17

5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蝶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蝶式

長池

長池

長池

長池

100米混合式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200米混合式

長池

長池

長池

長池


D2 每場最多可選兩個項目:

項目/分齡

8歲或以下

9-10

11-12

13-14

15-17

5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蝶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蝶式

短池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混合式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2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長池

長池

200米背式

✔️

長池

長池

200米蛙式

✔️

長池

長池

200米混合式

長池

長池

長池

長池


D1 每場最多可選四個個人項目:

11及12歲泳員在400米自由泳中達2024-2025香港長池或短池游泳得分表70分或以上,可參加800米自由泳項目。

項目/分齡

10歲或以下

11-12

13-14

15-17

18歲或以上

5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50米蝶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蝶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00米混合式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短池

2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200米背泳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200米蛙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200米蝶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200米混合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4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400米混合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800米自由式

24-25 NEW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1500米自由式

✔️

✔️

✔️

4x100自由式接力

✔️

4x100混合式接力

✔️

4x200自由式接力

✔️

 

達標時間

每年的達標時間都會有所調整,泳員須達到標準時間方可參加比賽。

以較低年齡達標較高年齡級別賽事,升組後亦需參加該級別賽事。比賽時間有效期為兩年

例子:8歲某項目達9-10歲D2/D1標準時間,9歲升組後需直接參加該項目D2/D1賽事。

已達到標準時間之泳員不可參加較低組別的比賽,否則將會受到分齡賽停賽規例制裁。

如泳員的比賽時間達到某組分齡賽的參賽標準,卻以較慢的時間報名參加較低組別的賽事(由該項目達到較高組別標準時間的兩年內計算),有關泳員及屬會將會受到*分齡賽停賽規例制裁。

 分齡賽停賽規例

1、有關屬會首次違規:
有關違規泳員將會在下一次的同等組別的比賽被罰停賽一次,而有關屬會須就每個違規項目繳交$1,000罰款,若有關屬會未能於下一個比賽報名前付清所有罰款,將自動於下一次同等組別比賽被罰停賽。 

2、有關屬會兩次或以上違規:
有關屬會將會在下一次同等組別的比賽被罰停賽(長池/短池分開計算);或依泳總決定處理。違規記錄於一個財政年度清算(由4月1日起至3月31日)

費用

每項費用為港幣$15元正。  

以達標時間(“QT”) 報名的項目 一律為港幣$15+港幣$40,即港幣$55元正。 

不達標項目每項罰款港幣$50元正

“缺席”的罰款為每項港幣$30元正。棄權須於每節開賽三十分鐘前遞交。

任何上訴須以書面提出,並須在該項目比賽成績公佈後三十分鐘內,連同上訴費用港幣$300元正遞交予總裁判。 

廷伸閱讀:香港游泳比賽 - 幼童及青少年長短池全攻略2025


中國香港游泳總會:歷史沿革與組織架構

從業餘到專業的轉型之路

中國香港游泳總會(HKGSA)成立於1950年,原名「香港業餘游泳總會」,見證香港游泳運動從殖民時期到特區時代的發展歷程。

2018年正式更名後,其職能擴展至統籌五大水上項目:游泳、跳水、水球、韻律泳及公開水域游泳,現為國際泳聯(FINA)及亞洲泳聯(AASF)認證成員,負責制定本地競賽標準與選拔香港代表隊。

三級管理體系解析

  • 戰略層:理事會制定政策方向,現任會長王敏超領導國際事務接軌

  • 執行層:競賽委員會、技術裁判組、運動員發展部等專業部門

  • 基層網絡:全港18區游泳會註冊制度與學校聯賽體系


香港游泳競賽分級制度:D1/D2/D3核心規則解密

分級賽事設計理念

採用「金字塔型競技結構」,透過D3(基礎級)、D2(進階級)、D1(精英級)三級制度實現:

  • 人才篩選:年度積分決定升降級

  • 年齡銜接:U12至公開組分齡競賽

  • 項目專精:自由式/蛙式/蝶式/仰式/混合式專項培養

D3組別:新手啟航計劃

參賽資格:首次註冊運動員或年度積分低於200分
賽事特色

  • 出發動作規範(如允許跳水台輔助)

  • 採用「成績進步獎勵積分制」

D2組別:競技能力強化

晉級門檻:D3年度總積分前30%或達到「香港游泳能力標準」第二級
技術規範

  • 嚴格執行FINA轉身規則

  • 啟用自動計時系統

  • 引入「混合接力積分倍乘係數」

D1精英組:職業化培養體系

准入機制

  • 達D1時間要求者

  • 達到香港青少年紀錄90%標準

  • 國際賽事成績認證(如亞洲分齡賽)

  • 強制參加200米以上長距離項目

  • 實施「年度最低參賽次數」制度

  • 採用國際標準反興奮劑檢測程序


年度重點賽事日曆與積分規則

三大核心賽事系列

賽事名稱 級別 積分係數 選拔功能
香港分齡游泳錦標賽 D1/D2 1.5x 亞運會/世錦賽選拔
校際游泳聯賽 D2/D3 1.2x 學界代表隊資格
新秀挑戰賽 D3 1.0x 年度升降級主要依據


積分計算公式

總積分 = Σ(賽事級別係數 × 名次積分) + 破紀錄獎勵分

  • 名次積分表:

    • 第1名:50分

    • 第2名:40分

    • 第3名:35分

    • 第4-8名:30分

  • 破紀錄加成:

    • 香港紀錄:+100分

    • 分齡紀錄:+50分


技術規則與判罰標準

FINA規則本地化調整(如有)

  • 出發規則:D3組允許1次搶跳不判失格(D1組立即取消資格)

  • 轉身判定:D2以上組別啟用水下攝影覆核

  • 泳衣規範:D1組強制使用FINA認證競速泳衣

常見失格原因分析

  1. 蛙泳違規:出發後潛泳超過15米

  2. 自由式犯規:觸壁前未完成轉身

  3. 接力失誤:交接棒時運動員腳部離台過早

  4. 泳道侵犯:越線干擾其他選手


運動員晉升通道與職業發展

三級人才培養體系

  1. 基礎層(D3):區隊培訓計劃

  2. 進階層(D2):香港青少年泳隊集訓

  3. 精英層(D1):體院全職運動員計劃

國際賽事晉級路徑

  • D1年度積分前10名:保送亞洲分齡游泳錦標賽

  • 打破香港紀錄:直接獲得世錦賽參賽資格

  • 學界明星計劃:D2組校際MVP可獲海外訓練資助


數位轉型:線上報名系統與數據分析

HKGSA 4.0智能平台

  • 運動員數據追蹤:從D3到D1的成長曲線分析

  • VR模擬訓練系統:賽道視覺化預演

  • 電子裁判認證系統:即時判決覆核機制

參賽者必備工具

  1. MySwimHK APP:個人積分即時查詢

  2. 虛擬教練系統:根據D級別定制訓練計劃

  3. 線上規則測驗:年度參賽資格必要條件


常見問題與專家建議

Q1:如何從D3快速晉級D2?

專家建議

  • 重點突破50米自由式與100米蛙式

  • 參加至少3場積分係數1.2x以上賽事

  • 尋求註冊教練進行技術診斷

Q2:D1運動員的日常訓練量?

數據參考

  • 週訓練時數:18-25小時

  • 陸上訓練比例:30%

  • 生物力學分析頻率:每週2次

Q3:國際規則與本地規則差異?

重要區別

  • 香港賽事保留英制單位成績紀錄

  • D2以下組別允許使用非FINA認證泳帽

  • 學界聯賽採計25碼短池成績


未來發展:大灣區整合與科技應用

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體育合作深化,HKGSA已啟動:

  • 跨域積分互認:深圳、廣州賽事積分按0.8係數折算

  • AI裁判輔助系統:2024年測試賽引入

  • 虛擬實境賽事:元宇宙游泳聯賽籌備中


中國香港游泳總會透過D1/D2/D3分級制度,建立科學化人才培養體系。無論是初學少年或職業選手,皆能在此框架中找到發展路徑。建議運動員定期查閱官網最新規則修訂,並善用數位工具提升競技水平。

後續更新
本文會定期補充最新規則修訂、新增賽事數據,維持內容時效性與權威性。

今日的分享去到這裡,有什麼問題或意見都歡迎Email問我,我們下次見,88!

Benice Cheung

返回網誌